- 新闻
- 新闻详情
国信会视从 “底层算力” 到 “场景智能”,有AI,有价值
发布时间:2025-08-05
最近,AI 圈的 “具身智能”“行业大模型”“RAG 知识库” 持续霸屏,当技术红利向垂直领域加速渗透,国信会视正以一套「全栈技术+场景突破」的组合拳,在轨道交通领域掀起智能化变革浪潮,从智慧巡检,到覆盖「建造-运行-运维」全周期的AI应用,再到自主可控的全栈技术底座,这场智能化升级,比想象中更深刻!
一、全栈技术闭环:从算力到模型,构建AI「造血系统」

算力层:搭建GPU服务器、通算服务器集群,配合算力调度平台,实现多元异构算力的智能分配,为模型训练 “供血”;
数据层:从采集、清洗到标注(多模态数据标注平台),再到增强与运营,构建数据闭环;
模型层:左手一站式大模型训推平台(支持行业大模型开发),右手全链路小模型训推平台(覆盖CV、NLP等场景),更有可视化 AI 开发平台降低技术门槛,让模型开发像搭积木般高效。
二、具身智能「上岗」:机器狗+无人机,巡检效率飙升300%

机器狗:化身 “地下侦探”,灵活穿梭车厢内、车底,精准采集图像,检测轮对、受电弓等关键部件损伤;
无人机:变身 “空中哨兵”,覆盖车顶、车侧、车底,360° 捕捉设备隐患;
背后的DCC 系统,像智慧大脑般统筹任务管理、配件调度与派工,让巡检数据无缝衔接车辆架大修等环节,故障响应速度提升数倍!
三、全场景渗透:AI承包轨道交通「全生命周期」

运行端:智慧调度、乘客服务系统,提升运营效率;
运维端:除了机巡,更有智能诊断、设备预测性维护,把故障扼杀在萌芽期。从智慧装备(智能传感、车地无线传输)到基础底座(云平台、大数据平台),再到算法模型(多模态通用模型+轨道交通专业模型),打造一套 “全栈能力支撑全场景应用” 的生态闭环。
四、人才+技术双驱动:从培训到落地,创新永不止步

历时2个半月的AI全栈开发技术实战培训,82名学员从课堂理论到项目实战,打磨出9大创新项目(如智能运维系统、财务问答系统);
7月15日答辩会上,十佳学员与30名种子选手脱颖而出,成为推动技术落地的 “火种”。
从全栈技术底座的搭建,到具身智能的场景突破;从全生命周期的AI渗透,到人才体系的持续造血 — 国信会视正在用行动证明:AI不是空中楼阁,而是能实实在在提升效率、降低成本的 “生产力工具”。当轨道交通遇见 AI 全栈技术,这场变革,才刚刚开始。未来,国信会视将继续以技术为刃,在智能化浪潮中破浪前行,解锁更多行业新可能!